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发布时间:2019-05-04 16:56 作者:Camily 文章来源: dcfever
返回
  • A+
所属分类:聚焦

摄影师 Bill Lawson 近期做了个实验,比较数码感光器与胶片的动态范围。

他使用尼康 D750 及尼康 N90s 相机配柯达 T-Max 100胶卷,分别以负10级至正10级曝光拍摄一系列照片,从而找出影像曝光的极限。

视频中文字幕由软件自动翻译

为了让影像达到足够的欠曝,在有需要时 Lawson 会使用 ND400 滤镜,令光线减少9级。

以下是曝光不足的部分拍摄结果: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以下是曝光过度照片的部分结果: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数码vs胶片动态范围对比

影友可以很明显见到,在曝光不足部分,数码相机即使在-8级曝光之下,影像仍然可见一些细节,但胶片则只有一个黑影,甚至连身体轮廓也见不到。相反的情况在过度曝光部分出现,数码相机在+6级曝光下,已出现大面积的“死白”,反观胶片的影像仍算清晰。

Lawson 认为,数码感光器的可用范围是-6至+2级(9级动态范围),而胶片的可用范围是-2至+10 级(13级动态范围)。

不过,他强调此评论纯粹基于个人观感,另使用不同的胶片和数码相机做这个实验,结果都会有差异。他此次的实验结果只供大家参考,没有比较胶片还是数码相机较好的意思。

有一点值得数码相机用家留意;

Lawson 的实验显示了数码感光器对高光影像的宽容度相对较窄。换言之,数码照切忌过曝,因细节相对较易变成“死白”,无法补救。相反影像即使欠曝低至-5至-6级,细节仍然存在,依旧有机会透过后制,作一定程度的补救。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!

目前评论:1   其中:访客  1   博主  0

    • saberobert saberobert 0

      从数码相机的经验上来看,的确是这样,弱光的能力靠电子ISO是可以补强的,但曝光过度根本抢救不回来的